光大银行在积极构建普惠金融大格局的同时,通过制度设计、产品创新、金融科技等手段,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文︱谢智华 张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普惠金融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并且首次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为我国普惠金融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这一关键词连续3年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也被写入“十三五”规划,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发展普惠金融,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既是光大银行的政治职责,更是一次夯实客户基础,推动业务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一直以来,光大银行都积极构建普惠金融大格局,切实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制度设计、产品创新、金融科技等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小微贷款连续8年完成监管要求
中国报道: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是如何在顶层设计方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张金良:为响应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要求,2017年光大银行在广泛调研同业并深入研究本行普惠金融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先后在董事会设立了普惠金融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总行管理层设立了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在总行设立了一级部门普惠金融部。
2018年,为适应社会对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光大银行于4月27日在董事会通过了将“普惠金融部”更名为“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议案,采用更具有独立性的架构,并新建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同时,今年光大银行还积极推动在境内全部分行成立分行管理层面的普惠金融管理委员会和普惠金融部,在全行范围内加强普惠金融条线的人员和资源配置力度,提高普惠金融专业服务水平,逐步构建起具有光大特色的总分结构的普惠金融经营管理机制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报道:小微企业贷款是当前普惠金融最主要的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也是市场上最关注的问题,光大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金良:针对社会上普遍反映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光大银行从2015年开始就在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上做了尝试,最开始在3家分行试点推行小微企业信贷工厂作业模式,实行产品标准化、业务流水化、流程一体化、操作集中化,重点服务于授信需求在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帮助他们解决融资上“短、小、频、急”的难题。2017年底,光大银行将信贷工厂作业模式试点范围推广到了11家分行,今年还要继续将该模式推广到全行。
为帮助小微企业更快速地获得贷款,提升小微企业的融资体验,光大银行还组建了专门的普惠金融风险团队,并给予普惠金融贷款一定的专项审批权限,使整个审批流程更加便捷与高效。
为提高经营机构和客户经理从事普惠金融业务的积极性,我行在绩效考核上向普惠金融业务倾斜,还单独列出了贷款规模专项用于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投放。同时,光大银行还推出了普惠金融授信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落实普惠金融风险容忍度和尽职免责,保护普惠金融授信业务相关人员展业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性。
从小微贷款情况看,2017年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02.78亿元,比年初增长593.08亿元,增速达17.39%,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4.56个百分点;国标小微贷款客户26.1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2万户;国标小微申贷获得率92.91%,高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小微贷款连续8年完成监管要求,是2017年完成监管目标的4家股份制银行之一,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发力三农贷款和精准扶贫
中国报道:三农贷款和精准扶贫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高度重视、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光大银行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