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资讯 >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时间:2018-08-10 11:32来源: 互联网 点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央行近日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8〕29号,下称“29号文”)。

29号文显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加强文明建设的精神,深化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要求,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推动发行人加大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央行将对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核查,主要内容包括发行人经营状况、募集资金投放进度、绿色项目情况等。央行也制定了《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规范》,对于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投放金额排名前10%的项目,以及投放金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或占绿色金融债券存量规模1%及以上的项目,应按项目进行逐一披露。

监督核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央行将对国开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核查。央行各分支机构应充分了解辖内发行人绿色金融债券基础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发行人经营状况、募集资金投放进度、绿色项目情况等。重点核查发行人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的真实性、筛选和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募集资金管理的规范性、环境效益目标实现情况等。其中,当年现场核查范围应覆盖辖区内全部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核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全部发行人募集资金已投放金额的20%。

央行负责对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管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进行自律管理,督促发行人做好存续期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市场意见征集和反馈机制;于每年4月30日前将上年度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信息披露的检测评价等情况报送央行。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绿色债券共计发行103期,发行规模为1898.75亿元。绿色金融债仍为发行量最大的券种;银行间市场仍是绿色债券主要发行场所。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文》中明确规定了绿色金融债券的定义,金融机构法人依法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绿色金融债存续期披露规范

29号文附件《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规范》要求,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季度报告应重点说明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季度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报告期内新增绿色项目投放金额及数量、已投放项目到期金额及数量、报告期末投放项目余额及数量以及闲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等,并对期末投放项目余额及数量进行简要分析。

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应全面说明报告年度募集资金的整体使用情况及预期或实际环境效益等。年度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报告期内新增投放金额及数量、已投放项目到期金额及数量、报告期末投放项目余额及数量、闲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投放的绿色项目情况及预期或实际环境效益等,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展示。

发行人应在年度报告中对报告期内投放的绿色项目情况进行披露,披露内容可隐去关键商业信息。对于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投放金额排名前10%的项目,以及投放金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或占绿色金融债券存量规模1%及以上的项目,应按项目进行逐一披露;对于其他项目,可按类别进行归纳披露。

发行人应在年度报告中选择典型绿色项目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典型绿色项目案例应优先选择投放规模较大或具有重大环境效益的项目,可隐去关键商业信息,介绍项目详细情况及预期或实际环境效益。

发行人应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披露绿色金融债券支持企业或项目发生重大污染责任事故或其他环境违法事件等信息。鼓励发行人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环境效益的测算方法或评估机构。鼓励发行人在年度报告中以适当篇幅介绍自身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愿景、目标以及完成情况。鼓励发行人根据自身理解突出绿色金融债券投向特色,披露重点投向领域,或披露明确不参与的投资领域。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央行将督查存续期绿色金融债券 5000万以上项目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