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中共央行称将实施个人修复信用惹争议
时间:2025-11-01 11:21来源: 未知 点击:

  中国经济不振,民众躺平,中共当局使尽各种手段鼓动民众消费,但收效甚微,10月27日,中共央行宣称将研究实施个人修复信用政策措施,引发猜测。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宣称,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覆信用的政策措施。

  据陆媒报道,根据中共《征信业管理条例》,在征信系统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

  为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报道称,这项措施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早在今年6月26日,中共国务院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声称“要加快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网友评论说,“主要的问题还是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不出去”、“大白话解说就是,一帮敢贷款消费投资的群体已经变成黑户了,无法从从金融机构融资了”、“想让人多贷款而已”、“跟前面的消费贷款补贴政策一起看,估计效果不理想”、“把钱还上征信修复好。接著奏乐接著舞”。

  还有网友分析,此政策明确“个人修覆信用”的适用范围是已经偿清、但仍在五年存续期之内的个人债务违约记录,而不是尚未偿清的部分;虽然说要“帮助个人修覆信用”,但“个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已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刚还清债务的群体,用正常思维来说,他们对债务的风险偏好只会显著下降,不可能去贷款。

  关键在于,如果失信人太多了,就会影响到违约信用记录的权威性,“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两个的是失信人,如果是成千上万的呢?”

  所以,此政策其实是“试图激励有能力还款的群体尽快通过还款行为,摆脱『失信人』身分,而不是因先前的『征信一黑就都完了』而选择破罐子破摔,最终目的还是让金融机构能够尽量有效收回不良贷款”。

  近年来,中国大陆内需疲软,消费不振,中共在八月份首次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政策,以刺激消费,被指政策效果有限。

中共央行称将实施个人修复信用惹争议

(资料照片)

  大陆资深资本界人士徐真之前表示,这个政策就是让百姓个人负债,加杠杆来救中共的经济。但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大。可能有些单位需要用这笔钱,比如说是借新还旧,因为它利息低,可以把以前高的利息还掉,还有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钱不会投到消费市场去拉动经济,还在金融系统里面。“很多居民家庭的负债率本来就高,如果不是刚性的需求,他不会去借款的。”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也认为,“中国的住户存款近年大幅攀升至超过160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20%以上。大量的有钱人不愿意花钱。这个消费贷款贴息只是一个点,还有限额,对渴望消费的人支持力度很小;而对于有钱人,有钱他不花。这个贷款没有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