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坦尚尼亚发现3种新蟾蜍 直接生出「小蟾蜍」跳过蝌蚪期
时间:2025-11-13 15:41来源: 未知 点击:

新鉴定的蟾蜍物种之一「鲁霍梅罗树蟾」(Nectophrynoides luhomeroensis)。此物种会直接产下活体幼蟾。(图取自《脊椎动物学》)

新鉴定的蟾蜍物种之一「鲁霍梅罗树蟾」(Nectophrynoides luhomeroensis)。此物种会直接产下活体幼蟾。(图取自《脊椎动物学》)

据科学新闻网站「Live Science」报导,科学家已鉴定出3种全新的蟾蜍物种,其繁殖方式极其罕见,会跳过蝌蚪阶段,直接产下已完全成形的「小蟾蜍」(toadlets)。这项研究已发表于《脊椎动物学》(Vertebrate Zoology)期刊。

报导指出,在已知的7000多种蛙类与蟾蜍中,绝大多数都需经历产卵、孵化为蝌蚪的过程。在此次研究之前,仅有17种已知会直接产下活体幼崽。这项新研究,为此一名单再添3个新成员。

这3种新物种皆属于「树蟾属」(Nectophrynoides),发现於坦尚尼亚的东弧山脉。过去100多年来,牠们一直被误认为是单一物种Nectophrynoides viviparus。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证实牠们实际分属4个独立的物种,其中3个新物种分别被命名为萨连斯树蟾(Nectophrynoides saliensis)、鲁霍梅罗树蟾(Nectophrynoides luhomeroensis)与乌赫赫树蟾(Nectophrynoides uhehe)。

此一发现,也可能改变这些物种的保育状态。报导指出,由于过去被认为是单一、广泛分布的物种,N. viviparus 并未被列为易危或濒危。但如今确认为4个栖地范围更小、更破碎的独立物种后,每一个物种面临的风险,都可能比预期更高。

专家警告:栖地正在迅速消失

研究人员警告,与其相关的一个物种,已在2009年因水坝建设与真菌病爆发而在野外灭绝。研究共同作者、坦尚尼亚三兰港大学生物学家利亚库瓦(John Lyakurwa)在声明中表示:「这些蟾蜍赖以为生的森林,正因人为使用与气候变迁而迅速消失。」

新鉴定的蟾蜍物种之一「乌赫赫树蟾」(Nectophrynoides uhehe)。此物种会跳过蝌蚪阶段,直接产下活体幼蟾。(图取自《脊椎动物学》)

新鉴定的蟾蜍物种之一「乌赫赫树蟾」(Nectophrynoides uhehe)。此物种会跳过蝌蚪阶段,直接产下活体幼蟾。(图取自《脊椎动物学》)

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