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书画艺术 >

华东华南银行不良率回落 三地区银行风险持续暴
时间:2018-08-10 11:44来源: 互联网 点击:

开年以来,各地银监局陆续公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情况。从已披露的15个省市银监局数据看,去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银行不良率继续回落,其中上海、浙江等地甚至出现连续两年不良“双降”。

山西、河南两地的不良贷款同样呈现“双降”态势,其中河南不良贷款4年来首现“双降”。得益于此,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连续两年净利下滑的颓势得以扭转,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68%至686.25亿元。

另一方面,山东、吉林等地资产质量状况依旧恶劣,仍处于不良快速增长过程中,其中吉林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达4.31%,位居国内前列。两地银行业净利润因此连年加速下滑。

“现在谈不良拐点,还是只能省市区域挨个来看,毕竟大区域内的不同城市间经济和产业结构也不一致,进而造成银行业资产质量差异严重。”一家上市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华东华南地区不良最艰难的时期可以说基本过去了,而东北、西南、山东等地还处于风险暴露过程中。”

不良贷款区域分化

银监会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93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与年初持平,“银行业风险可控”。

但分散到各地,不良情况区域分化较为严重。与去年部分上市银行财报中所体现的基本一致,风险暴露较早的华东、华南地区,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部分省市不良连续“双降”;东北、西南和山东等地不良率及不良规模则继续整体攀升。

具体来看,有6个已披露数据的省市去年出现不良“双降”,包括浙江、厦门、北京、上海、山西和河南。其中,浙江、上海两地均实现连续两年“双降”,厦门、河南则是近年来首次出现不良“双降”。

以浙江为例,浙江(不含宁波)去年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近300亿元,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53个百分点至1.64%,目前不良率水平已低于广东(不含深圳)。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浙江将力争于2018年底将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5%左右。

另一个经济大省江苏虽然延续了2016年不良“一升一降”的局面,但去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仅较2016年初增长7.17%,不良率却由2016年初的1.49%下降至去年末的1.25%。

反观东北、西南和山东等地,地区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的局面仍未好转。以吉林为例,在经济增速放缓、过剩行业去产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吉林省银行机构经营压力加大,去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0.46个百分点至4.31%,在已公布监管数据的省市中位列第一。

山东省则在去年超越浙江,成为不良贷款规模第一大省。数据显示,山东(不含青岛)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近30%至1813.2亿元,不良率也上升至2.56%。

去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最快的则是贵州。去年末,贵州银行业不良规模较年初大增65.84%至550.66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78个百分点至2.63%。

不良变动影响净利

地区资产质量分化,区域银行业净利润也受到影响,地区差异较大。

其中,江苏、河南、广东(不含深圳)、海南和新疆等地银行业去年净利润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这也是广东地区(不含深圳)连续第二年实现净利润10%以上的增幅。此前,该地区银行业净利润连续多年出现下滑。

河南则是最显著受益于资产质量好转的省份。2017年,河南省银行业4年来首次出现不良“双降”。体现在净利润上,河南银行业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的颓势扭转,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86.25亿元,同比增长17.68%,增幅位居国内地区前列。此外,得益于不良“双降”,山西全省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去年也实现盈利403.6亿元,同比增长26.44%。

当然,不良“双降”对净利润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未必能立刻对利润表产生扭转效应。以厦门为例,去年厦门地区银行业实现不良“双降”,但据厦门银监局披露,2017年前三季度厦门银行业累计实现税后利润同比下滑43.76%。

在已披露经营数据的地区中,黑龙江、吉林和山东等地银行业净利润继续大幅下滑。其中,山东地区(不含青岛)银行业净利已连续4年下滑,吉林则是连续3年下滑,两地区去年银行业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7.11%和32.26%。这也是两个不良“双升”的典型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吉林地区银行业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资产、负债双双“缩表”,年末资产规模较一季度末压缩超过2000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