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新闻 >

印度加拿大外交战 互逐外交官 或影响美国印太布局?
时间:2024-10-18 10:22来源: 未知 点击:



最近,印度和加拿大发生外交争端。

当地时间10月14日,印度外交部决定从加拿大撤回高级专员等6名外交官,并要求加拿大的6名外交官于19日23时59分前离开印度。


同一日,加拿大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宣布以“涉嫌暴力犯罪活动”为由驱逐6名印度外交官,其中一人,还是印度驻加拿大高级专员,级别相当于印度大使。

事实上,印度与加拿大互相驱逐外交官的戏码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了,早在去年,双方已经相互驱逐了一批外交官,但这一次,事态进一步升级

事情的导火索,是发生在去年的一桩谋杀案。

去年6月,加拿大籍的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温哥华遭到枪杀,根据加拿大方面的调查,以及“五眼联盟”的情报共享,加拿大政府认为此暗杀行动是印度政府策划并执行的,侵犯了加拿大的主权,印度方面则否认了这个指控。

围绕着这一问题,印度和加拿大外交关系陷入紧张,直到今天,两国的外交战还在不断升级。


尼贾尔究竟是谁?为什么他的死亡会导致同属英联邦的两个国家翻脸?

这事儿说来话长,还牵扯到印度的种族问题。

锡克族是印度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

长期以来,有部分锡克族教徒试图从印度分离出来,建立名为“卡利斯坦”的独立国家,他们与印度政府之间爆发了多次流血事件。

随着印度政府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许多锡克教徒纷纷逃到海外。


如今加拿大是除印度旁遮普邦以外,锡克族最多的国家,这些锡克族人士经常在加拿大举行抗议活动,揭露印度教徒对锡克教徒的迫害,并持续推动“卡利斯坦”独立运动。

尼贾尔正是其中的一员,他在上世纪90年代移民至加拿大,是分离主义组织“锡克教正义”加拿大分部的领导人。2020年,他被印度政府列为“恐怖分子”,并一直在寻求逮捕他。

围绕着锡克族的问题,印度与加拿大没少爆发争端。

印度一直要求加拿大对锡克教分离主义者采取法律行动,但加拿大政府却对此表现冷淡。

事实上,加拿大政府一直以来都不太情愿干预本土锡克族的抗议活动。


原因在于这些锡克族人士经过在加拿大的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并且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他们不仅是重要的选民群体,并且不少人还在加拿大各级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包括一些高级官员,比如总理特鲁多的内阁中,有4位部长是锡克教徒。

去年尼贾尔遇害后,加拿大境内的锡克教徒对于追究莫迪责任的呼声愈发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加拿大政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预计新一届大选将在2025年10月或之前举行,然而,对于现任总理特鲁多而言,形势并不乐观。

民调上看,特鲁多的支持率暴跌,从上任时的63%跌到了如今的28%。


雪上加霜的是,反对党左翼新民主党在前段时间也结束了一项支持特鲁多政府的协议。值得一提的是,左翼新民主党领袖辛格,正是一位锡克教信徒。

在此情况下,特鲁多政府不得不考虑锡克教选民的利益。

因此,印度也抓住了这一点,称特鲁多政府支持“支持针对印度的极端主义、暴力和分裂主义”,目的在于“为了政治利益而蓄意抹黑印度”。

目前来看,加拿大和印度的关系已经跌至冰点。

另外,受此事态影响的恐怕还有美国的“印太战略”布局。


对于印度,美国一贯是拉拢的,但加拿大作为“五眼联盟”的一员,同样与美国有着紧密的安全合作关系,因此美国对此事的态度显得尤为微妙。

一方面称,加拿大的指控非常严重,希望印度能够与加拿大合作进行调查,同时又指责印方“没有选择这么做”;

另一方面,美国又强调印度仍然是“美国极其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更广泛愿景的关键。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夹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间,处境颇为尴尬。

美国在此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采取的行动,可能会对印加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至于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原文地址: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10/17/125825558.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