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着“4个博士2个博士后”的“95后”赵子健引发舆论热议,聘任其为研究员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亦受到关注。
澎湃新闻注意到,不同于该院10月10日《说明》中的“经审验赵子健本人提供的有关资料,拟聘任其为兼职研究人员”一说,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10月1日《关于聘任李崇辉教授等30人为我院研究人员的通知》明确提到,“为提升我院科研水平,推进我院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经研究院2024年第7次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聘任李崇辉教授等30人为我院研究人员”。该通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而这份名单中就包括赵子健等5名研究员。
赵子健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和执法监督局今年4月公布的资料,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是一家自治区本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它指的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如民办幼儿园、民办门诊部、民办体育俱乐部、民办艺术研究院?(所)等均在此列。
“我院自成立以来,紧密团结联系民族文化艺术领域广大专家学者,深深植根于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理论普及、实践探索和自身建设,为促进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引领和智力支持。”2023年10月,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方面在招募兼职研究人员的材料中宣称。
这份招募材料介绍,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99人,其中顾问2人,首席专家5人,特聘研究员6人,研究员55人,副研究员19人,助理研究员1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28人,在读博士10人。
当时,该院对研究员聘任要求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二):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不含在读博士);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篇以上且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4、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以上;5、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各级政府委托的文化艺术决策、咨询、管理报告及发展规划者(国家级1项或省部级2项或市厅级3项以上)。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研究人员采取特别邀请、个人申请、同行专家推荐三种方式加入。院方介绍,研究人员聘期为三年,在聘期内,研究人员须缴纳注册费、科研建档费100元/年。
“待遇”方面,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提供有:颁发聘书;为每位研究人员建立科研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该院平台、网站发布研究人员科研动态;推荐申报国家及自治区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文化艺术创作及人才工程扶持、各级各类奖项;推荐加入全国、自治区各类社会组织会员;推荐申报自治区非公领域专技人才职称评审等。
另外,视项目获批、参与情况,研究人员可获取相应劳务报酬。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以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逐步扩张。也是在这一年,研究院的业务范围由“开展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与学术研讨,组织学术讲座与作品展览、交流、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变更为“开展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交流咨询活动;文化艺术产品研发;成果展示与转化;承接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相关服务”。
2022年2月,王鹏瑞等41人被聘请为该院首批科研人员;2023年3月,马健等9人成为该院2023年第一批受聘科研人员;2024年9月5日,刘筠梅等7人被聘任为该院研究人员;2024年9月18日,贾舒等13人被聘为该院研究人员;2024年10月1日,李崇辉等30人受聘该院研究人员。
据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10月11日官网资料,该院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17人,其中首席专家11人,首席顾问4人、顾问2人,特聘研究员5人,研究员86人,副研究员63人,助理研究员4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85人,具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60人,在读博士35人。院方介绍,2022年以来,该院受自治区社科联、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机构委托、资助先后举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学术研讨会、“两个打造”视域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中国动画史年会暨首届民国动画学术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在学界业界产生一定影响。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网站还开辟了“成果快报”栏目,播发该院研究人员参与研讨会、著作出版、发表论文等消息。
原文地址: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4/10/11/socialnews-248343.html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