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新闻 >

白发不是老了?日本最新研究揭“白发是防癌机制”
时间:2025-10-24 05:33来源: 未知 点击:



人们常把头发变白视为年老或压力的象征,但日本东京大学最新研究指出,白发的生成或许并非单纯的老化现象,而是一种“身体自我防御癌症”的自然反应。

东大研究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发表成果,揭示头发色素干细胞(melanocyte stem cells, McSCs)在DNA受损时,会面临两种命运抉择:一是停止分裂并分化,导致毛囊失去色素、头发变灰;二是持续增生,最终可能形成恶性黑色素瘤。这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命运决策角度,揭开了“白发”与“癌症风险”间的潜在关联。

该研究团队由东京大学教授西村荣美与助理教授毛利康明领导,透过长期追踪小鼠体内的色素干细胞活动,观察这些细胞在不同DNA损伤情境下的反应。结果发现,当干细胞遭受“基因毒性压力”(如辐射或化学损伤)时,会启动一种称为“老化性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机制。此时,细胞透过“p53–p21路径”转为无法再分裂的状态,并退出干细胞库,最终导致头发失去色素而变白。换言之,“白发”是身体主动淘汰受损细胞、避免潜在癌化的重要防御反应。

然而,研究也指出,并非所有DNA受损都会引发这种“保护性白发反应”。若色素干细胞暴露于特定致癌物,例如紫外线B(UVB),细胞可能逃避老化分化程序,并持续自我更新、形成“克隆扩张”,这些细胞能抑制老化机制,进而增加肿瘤化风险。研究团队形容,这就像细胞在两条路之间做选择:要么牺牲自身保护整体,要么持续增殖、最终走向癌化。

西村教授指出,这项研究重新定义了白发与黑色素瘤的关系,不应被视为毫无关联的两种现象,而是源自同一类干细胞在不同压力下的对立命运。他进一步解释,白发并非代表健康恶化,反而可能象征身体启动了防癌机制,若这套“自毁性保护”路径失灵,受损干细胞持续存在,就可能成为癌症的种子。

研究团队强调,了解这些分子机制,有助于未来发展防癌策略,并为老化与癌症之间的微妙关系提供新视角,“换句话说,白发不只是岁月的痕迹,更可能是人体为维持长期组织健康而付出的代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5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