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新闻 >

中国金融时报:一批保险业监管措施正在推进之
时间:2018-08-10 11:06来源: 互联网 点击:

编者按:补短板是提升监管效能和权威性的根基。监管者曾多次强调,保险业出现的一些突出风险和问题,暴露出在保险监管制度和实践中还存在短板。比如,有些制度违背了金融规律,给不良资本控制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制度存在漏洞,对业务结构失衡、个别产品粗放发展、少数公司无序举牌冲击实体经济等风险问题管控不严;有些制度执行不力,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正因如此,过去一年来,保险监管者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发布了6个主席令、50余部规范性文件,这既是加强保险监管、弥补制度短板的具体举措,更是促进保险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一系列数据和现象亦证明,随着监管网不断织牢筑密,行业在回归本源、规范经营方面都出现了可喜变化。

6月1日起,《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这为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关联交易、防范潜在风险,明确了监管原则。

事实上,自去年5月7日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以下简称“44号文”)以来,全面弥补监管短板成为理顺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树立监管形象的重要突破口。一年多来,6个主席令、50余部规范性文件,在织密扎牢保险监管制度笼子的同时,更引导保险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健康发展。

大量监管措施落地实施

“44号文”发布后,原保监会共发布了5部主席令:全面修改了《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新制定了《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要求,集中统一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4部规章。

仅从数量来看,补短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44号文”发布前,原保监会2016年发布了2部主席令,2017年发布了1部。

与此同时,在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原保监会发布规范性文件50余部,涉及公司治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资金运用、偿付能力等诸多重点业务领域。

银保监会成立以后,补短板依旧是“重头戏”。“2018年2号主席令”是《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另外,还发布了《关于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通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保险电子签名技术应用规范(JRT0161-2018)》3部规范性文件。

补短板是提升监管效能和权威性的根基。监管者曾多次强调,保险业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突出风险和问题,暴露出在保险监管制度和实践中还存在短板。比如,有些制度违背了金融规律,给不良资本控制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制度存在漏洞,对业务结构失衡、个别产品粗放发展、少数公司无序举牌冲击实体经济等风险问题管控不严;有些制度执行不力,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还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

补短板成效初步显现

正因如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治理行业乱象,加大监管力度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要从建章立制补短板入手。而一年来6个主席令、50余部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既是加强保险监管、弥补制度短板的具体举措,更是促进保险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出台的监管举措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着眼重点领域。主要分布于公司治理监管、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偿付能力监管、保险产品管理、中介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具有相对的集中性。二是突出问题导向。主要立足于解决当前保险市场存在的突出风险和问题,特别是对业务结构失衡、个别产品粗放发展、少数公司无序举牌等风险问题及时补齐管控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坚持正确方向。将补齐制度短板与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和中介服务事项,坚持简政放权的正确方向,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从整个保险市场来看,补短板成效已初步显现,并持续释放。

比如,在引导险企回归保险本源、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原保监会从产品开发设计入手,于2017年5月23日发布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这份旨在遏制低质量的规模扩张、引导行业专注于高价值业务的部门规章,让短期理财型产品告别了寿险舞台,也直接导致今年寿险业“开门红”业绩一片惨淡。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500.81亿元,同比下降18.2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