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的政治遗产:塑造美中台关系的关键推手

美国前总统卡特100岁去世,任内与中华民国断交、签「台湾关系法」。(路透资料照)

美国前总统卡特100岁去世,任内与中华民国断交、签「台湾关系法」。(路透资料照)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美国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于2024年12月29日在乔治亚州寓所安详辞世,享嵩寿100岁,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也是首位突破百岁的美国领袖。卡特一生致力于和平外交与人权工作,但对台湾而言,他因1979年与中华民国断交的决策而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

卡特于1977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39任总统。执政期间,他面临经济衰退、能源危机和国际紧张局势等多重挑战。在内政方面,卡特致力于推动人权、环境保护和医疗改革,并积极提升能源效率,以因应石油危机。

在外交领域,卡特展现了高超的领导力。他于1979年成功促成以色列与埃及签署《大维营协议》,这项成就让他在卸任后荣获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然而,对台湾而言,他最具影响力的决策是与中华民国断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1978年12月16日,卡特政府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并于1979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同时签署《中美建交公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为维持与台湾的实质关系,美国国会随后通过《台湾关系法》,对台提供法律保障。此决策对台湾造成重大冲击,迫使台湾调整外交策略,强化经济与军事发展。

此后,台湾在面对国际孤立的情况下,加速了内部改革与民主化进程,逐步确立新的国际定位。1999年,卡特访台时,回顾当年决策,引发台湾社会对该历史事件的广泛讨论。

卡特在总统任期内虽有外交成就,但国内经济问题及1979年爆发的伊朗人质危机严重削弱了他的民望。该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历时444天,直到1981年1月20日雷根上任当天才结束。面对高通膨、失业率攀升等问题,加上危机无法有效解决,卡特在1980年大选中败给共和党候选人雷根。

卸任后,卡特并未淡出公众视野。他成立卡特中心,致力于全球健康、人权和民主改革,为国际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包括在根除河盲症与国际选举监督方面的努力。他对和平与人道的坚持,让他成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最受敬重的国际人物之一。

对台湾民众而言,卡特的名字与台美断交的历史记忆密不可分。然而,随著时代演进,这段历史逐渐被理性看待。台湾在失去美国官方外交关系后,反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加速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并积极寻求自身的国际定位。

卡特的逝世标志著一个时代的终结,让人重新审视他在台湾与世界历史中的角色定位。无论是外交政策的争议还是人道贡献的肯定,他的一生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来源:自由时报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