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对MP Mus的观测,原行星盘平滑(右),再次深入观测后发现其中有间隙和环状结构(左),显示有行星形成。(图取自剑桥大学新闻稿,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astronomers-find-a-giant-hiding-in-the-fog-around-a-young-star Credit:ALMA(ESO/NAOJ/NRAO)/A. Ribas et al. CC BY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编译管淑平/综合报导〕在距离地球约280光年的一颗年轻恒星,一直有一个令天文学家不解之处:以它的原行星盘年龄,理论上应该已经开始孕育行星,但是始终未发现此迹象。英国剑桥大学率领的国际团队,再次深入观测后终于发现,原行星盘「迷雾般」气尘中,隐藏著一颗气态巨行星。
根据Space.com报导和研究团队14日发表的新闻稿,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研究员里巴斯(Álvaro Ribas)2023年曾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阵列(ALMA)望远镜,观测这颗约1300万年的年轻恒星「MP Mus」,当时认为它是孤星一个,没有任何行星相伴,其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原行星盘结构平滑,没有正在形成行星的结构特征。
不过,这一点令研究团队感到奇怪。恒星周围的原行星盘上粒子,透过核心吸积过程聚在一起,逐渐形成小行星或行星,形成过程会开始在盘上刻出缝隙,就像黑胶唱片上的凹槽。里巴斯说,「这个盘年龄在700万到1000万年之间,这种年龄应该会有一些行星形成的证据」。
今年研究团队改用波长更长的3毫米波,进行深入观测,终于发现在盘内靠近恒星处,有一个中空区,较外侧有两条缝隙,这些是行星正在形成的结构特征。
同时,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研究员维奥科(Miguel Vioque)从「盖亚」(Gaia)望远镜观测数据,发现MP Mus在「摆动」,再三确认计算无误后,又得知里巴斯新观测发现,他认为这可能是一颗正在形成的行星造成的。
研究团队将ALMA和盖亚数据结合,加上电脑模型分析,认为那是一颗质量约为木星3到10倍的气态巨行星,以地日距离的1到3倍环绕MP Mus。过去一直未能发现的原因,是短波段观测,易被盘内致密尘埃遮住。
这份研究14日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发表。这是盖亚任务首次观测到原行星盘中的系外行星,这意味著,研究采用的方式,也可用于寻找其他恒星原行星盘中潜藏的年轻行星,了解行星在原行星盘形成过程,也能更了解太阳系的演化。

恒星和周围的原行星盘模拟图。(法新社档案照)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