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指出,为生活增添如与亲友共度早餐时光等新奇体验,能为记忆的翻页书增添厚度,进而减缓时间飞逝的主观感受。情境照,图中人物与本文无关。(图取自freepik)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根据科学网站《Earth.com》报导,许多人觉得一年比一年快并非错觉。德国心理与心理健康前沿研究所(IGPP)的心理学家维特曼(Marc Wittmann)指出,这源于大脑的运作机制,随著年龄增长,新鲜体验减少与神经讯号处理变慢,共同压缩了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
孩童时期充满各种「第一次」,大脑为记录新奇体验而高速运转,让时间感显得丰富漫长。然而,成年后生活趋于重复,缺乏新刺激,大脑只留下重点精华,日子在回忆中便被压缩成一部短片。
生理变化也扮演关键角色。年轻时,眼睛能快速扫描,为大脑提供大量画面,如同观看一本页数充足的动画书。年长后,眼睛记录的画面张数减少,翻页速度变慢,回忆中的事件自然就显得短暂。
不良的睡眠与数位习惯,会进一步扭曲时间感。长期睡眠不足或过度滑手机,会使大脑警觉性降低,无法有效形成记忆,导致数小时的时光在感受上如同一片空白,如同人生被「跳过一页」。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主动练习「拉长」时间。研究建议,每周可尝试一项新活动,如走一条陌生的路或学习新食谱,并在过程中刻意观察五个从未注意的细节,为大脑的记忆库增加更多独特的「快照」。
这项研究已发表于《欧洲评论》(European Review)期刊。研究者总结,记忆的厚度决定了时间的体感,而持续不断的「新奇感」,就是对抗时间飞逝最有效的延时器。
来源:自由时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