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新闻 >

没钱了,中国地方政府开始使用“非常规手段”
时间:2024-06-14 17:36来源: 未知 点击: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严重影响了土地销售,导致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枯竭。现在,地方政府正在寻求一种非常规方式来充实财政:数据货币化。

楼市长期低迷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打击,许多地方政府在巨额债务的重压下苦苦挣扎。不过,除了一大堆债务,它们手中还有一大堆数据,例如显示道路上和停车场里有多少辆汽车的交通数据。

中国沿海富裕省份等地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资产负债表上的无形资产。

当初,设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目的是调动财政资源,以实现中央政府的发展目标。虽然这些融资平台在为基建项目输送资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数万亿美元的债务,这引发了对其他经济领域产生溢出效应的担忧。

中央政府已多次要求地方政府控制债务风险,近来中央政府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希望通过债务置换等措施减轻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的负担。

在一些地方,将数据库重新设计成地方政府新的资金渠道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今年3月,在中国东部浙江省,国有企业温州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Wenzhou Big Data Operation Company)将其数据资产作为抵押品,从银行获得融资授信人民币378万元(约合521,436美元)。今年早些时候,在邻近省份江苏省,位于省会城市南京的国有企业南京公交集团从银行获得数据资产融资授信人民币1000万元。

这种新方法不仅地方政府在用,企业也在试水。

中国政府已在研究把该国庞大的数据存储转化为可交易资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今年1月,全国性会计规则的一些变化生效,这些变化会为公司把数据资源列为无形资产铺平道路。

券商中信建投证券(China Securities)的分析师本周在一份报告中称,今年第一季度,一批上市公司将数据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成为首批这样做的企业。中信建投证券的这些分析师表示,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已这样做,希望减少债务、筹集资金。

但最终,对地方政府债务而言,数据货币化的作用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招商证券(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由数据支持的相关贷款的规模仅相当于债务负担的一小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尚未从其数据资产中获得太多受益。

尽管如此,这些分析师仍然乐观地认为,随着数据资产的积累,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回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免责声明:中国民生播报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民生播报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由任何怀疑或质疑,请即中国民生播报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msbb. 中国民生播报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111111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1111111号